|
2015年7月1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并提出節能環保是最終目的。這標志著我國“互聯網+”頂層設計正式出爐。2015年7月1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并提出節能環保是最終目的。這標志著我國“互聯網+”頂層設計正式出爐。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盎ヂ摼W+”的有力推廣將實現互聯網與各個行業有效的鏈接,讓社會公共資源更加有效利用,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技術、產業、應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傳統企業運用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不足等問題,亟待加以解決。為加快推動互聯網與各領域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作用,國務院出臺了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筆者認為,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是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的助推劑。在環境保護領域,“互聯網+”的應用有廣闊的天地,環保需要“互聯網+”。在當前互聯網廣泛普及的情況下,環境保護工作已進入大數據時代。只有將互聯網與環保工作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跨界融合,才能把新時期的環保工作做得更好。 自從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首提“互聯網+”的概念后,環保部門一直積極找尋自身與其契合的點。那么,究竟互聯網會與環保產生怎樣的融合?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領域進行嘗試與探索。 利用“互聯網+”環保開展生態環保公益行動?;ヂ摼W已成為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交流和聚集的主要方式之一。生態環保公益行動要想獲得青少年的廣泛參與,就要有效地借助這個渠道,增強體驗性、互動性,為青少年提供參與建設美麗中國的便捷路徑。同時,青少年通過微博、微信、QQ等應用平臺,分享自身參與的良好體驗和成就感,還會帶動身邊伙伴共同加入活動,實現“影響一個、帶動一批”的擴大效應。 “互聯網+”環??梢赃M一步提高公眾環境意識,使得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開放?!盎ヂ摼W+環?!?,是利用互聯網的理念、思維、方法推動建立線上線下互動,上下左右聯動的環保全員參與機制,建立全民參與、全員監督、各盡其責的全員動員機制,有效實現把生態文明理念真正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全過程,不斷探究推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方式方法。 “互聯網+”助力環保執法,會使環保執法力度越來越大。如一些地方開通的環保微信舉報,為群眾提供了非常便捷的環保投訴渠道。 啟動開發“互聯網+”環保信息系統,組織管理信息化建設。信息化是將重復的、固化的流程提煉出來,使得人為流程數字化,從而提高效率。美國環保工作50%都進入信息系統流程,數據提供者按聯邦規范標準提供信息,環保數據和其他領域的數據互通共享。更多環保資訊,請關注第一環保網。 |